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152874629/202500341
文  号
来 源
财政局
公开日期
2025-03-31
德钦县2016年度地方财政决算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31 16:30     浏览次数:354   
字体:[ ]
打印

关于德钦县2016年度地方财政决算的报告

2017年10月24日在德钦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

德钦县财政局局长  旺扎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云南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本次常委会报告德钦县2016年度地方财政决算,请予审议。

一、2016年度全县财政决算主要情况

2016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按照县十三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执行有关决议,积极落实县人大财经委审查意见的各项要求,全面深化财税改革,努力创新财政管理体制机制,财政发展和改革取得新进展,全县决算情况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收支完成情况。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26547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收4916万元,增长22.7%。按级次划分为:中央收入6444万元,同比增长54%;省级收入2285万元,同比增长87.6%;州级收入919万元,同比增长169.5%;县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99万元,同比增长6.4%。按部门划分为:国税部门收入8483万元,同比增长107.5%;地税部门收入9827万元,同比下降3.5%;财政部门收入8237万元,同比增长11.9%。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初预算数16840万元,决算数16899万元,决算数为年初预算数的100.4%,比上年决算数增收1011万元,增长6.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数与年初向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无差异。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初预算数94335万元,调整预算数256078万元,决算数为248856万元,决算数为年初预算数的263.8%,为调整预算数的97.2%,比上年决算数增加54614万元,增长28.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数与年初向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无差异。

2.收支平衡情况。2016年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99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28940万元,返还性补助收入239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0047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07413万元,上年结余结转收入18142万元,调入资金2879万元,收入总计277140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8856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94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311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2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0万元,支出总计252507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24633万元。各项数据与年初向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无差异。

3.结转资金情况。结转资金24633万元,比上年增加6491万元,增长35.8%。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结转1637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结转8260万元,具体明细见附表。

4.与预算调整数变动情况。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277140万元,比预算调整数259468万元增加17672万元,增长6.8%。变动情况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99万元,比预算调整数增加59万元;返还性收入2396万元,比预算调整数增加2062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0471万元,比预算调整数增加531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07413万元,比预算调整数增加8731万元;调入资金2879万元,比预算调整数增加1508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252507万元,比预算调整数259468万元减少6961万元,下降2.7%。变动情况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8856万元,比预算调整数减少7222万元,上解支出1311万元,比预算调整数增加61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0万元,比预算调整数增加200万元,其余各项与预算调整数相同。

年终结转资金24633万元,预算调整时未安排年终结转资金。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收支完成情况。2016年度,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年初预算500万元,决算数为729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145.8%,比上年决算数增加208万元,增长39.9%;政府性基金支出年初预算数500万元,决算数为3503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700.6%,比上年决算数减少634万元,下降15.3%。收支均未进行调整预算,收支决算数与本年初向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无差异。

2.收支平衡情况。2016年度,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2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45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28万元,收入总计460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503万元,调出资金401万元,支出总计3904万元。收支相抵,基金预算年终结转704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

我县没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情况。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收支完成情况。2016年度,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年初预算数19501万元,决算数为16108万元,决算数为年初预算数的82.6%,比上年决算数增加5912万元,增长58%。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年初预算数17528万元,决算数为11072万元,决算数为年初预算数的63.2%,比上年决算数增加1205万元,增长12.2%。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并轨制度的推开,促使基金收入增长幅度较上年有明显增长。

2.收支平衡情况。2016年度,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6108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077万元,收入总计21185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1072万元,年终滚存结余10113万元。形成结余的主要原因是:养老保险本身需要个人账户积累以保证未来支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存在个人账户积累;其他社会保险按照“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编制预算,为确保待遇支付,需留有适当结余。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数据与年初向县十四届一次人大报告的预算执行数的差距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均比快报数调减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与年终滚存结余也比快报数各调减1万元。

二、2016年度预算执行取得的主要成效

2016年,财税部门通过加强调度、强化征管、挖潜征收,抓牢收入主动权,同时,进一步加快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县财政收支运行情况总体良好

第一,财政收支目标顺利完成。去年以来,面对依然严峻的经济形势,通过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6899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加1011万元,增长6.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248856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加54614万元,增长28.1%,顺利完成了十三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目标任务。财政收支目标的圆满完成,即离不开全县上下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也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财税部门的大力支持。2016年,共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21028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674万元,增长17.1%。我县财政实力迅猛增强,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第二,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精准发力,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财税改革制度框架进一步健全。先后制定下发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强化预算执行考核、预决算信息公开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使我县的财税改革得以顺利推进。二是预算编审体系改革进一步深化。全面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将政府所有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三是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盘活。通过“收、调、减、控”四项举措,把躺在账上“打呼噜”的资金唤醒、盘活使用,全年共清理收回存量资金2879万元,统筹安排用于“稳增长、保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四是预算执行进度进一步加快。制定支出考核办法并明确惩治措施,规定分月、分季度预算执行目标任务,从而达到加快支出进度的目的。五是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实行政府债务余额限额管理,开展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科学合理的安排政府债券转贷资金,有效降低政府债务风险。六是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着力保障一体化账务平台平稳运转,深入开展财政资金安全大检查工作,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七是预决算信息进一步公开。除涉密部门外,所有财政拨款的预算单位均按照要求公开了本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财政信息更加透明。八是税制改革政策进一步落实。认真实施“营改增”试点改革、资源税改革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九是非税收入管理基础进一步夯实。不断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机制,确保应收尽收。

第三,财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2016年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工资调整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大力实施,财政收支矛盾空前突出。财政部门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同时,为有效缓解支出压力,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8856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长28.1%。其中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195787万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7%,比上年同期数增加34888万元,增长21.7%。

第四,财政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坚持“大监督”的理念,围绕财政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目标,积极推进监督关口前移,把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贯穿于资金分配的全领域、全过程。一是强化财政内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和内控制度,制定出台了《德钦县财政资金审批拨付管理暂行办法》和《德钦县县级财政资金借款管理暂行办法》。对预算单位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共监控授权支付资金146587万元、12549笔,核查发现处理资金47735万元,其中单位自行整改资金1660万元、财政退回禁止支付资金709万元。二是强化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全年开展采购活动166次,涉及金额4416万元,节约采购资金205万元,节约率为4.4%。三是强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加强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工作,深入乡镇和重点部门调研检查预算执行、部门决算等情况,确保资金安全。四是强化财务人员业务管理。按照“走出去、扩眼界、强技能”的原则,举办了两期全县财务人员培训学习,有效提高了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并继续实施获取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奖励办法,大大调动了财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三、落实2015年决算报告审查意见的情况

认真落实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议和财经委审查意见及审计整改意见,着力抓好各项整改工作,努力把意见建议转化为推动新时期财政工作的重要动力。一是积极挖掘税源,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进一步强化非税收入管理,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依法征收。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大力争取上级财政部门的支持。二是深入编制全口径预算,进一步做细做实预算内容,提高预算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同时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快资金下达和拨付进度;督促各部门各乡镇做好预决算公开工作,进一步提高预决算信息的透明度。三是加强政府各项资金、资产管理,稳步推进绩效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各类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规范、科学、合理使用各类资金。四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完善风险预警机制。五是做好内部监督管理工作,确保财政职能高效发挥。

四、下一步主要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着力促发展,加强财源体系建设。加强财源建设不松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大做强“财政蛋糕”。一是壮大传统收入来源。狠抓项目争取、项目前期和项目建设三个关键环节,及时拨付项目资金,加强资金绩效管理,全力推动重点项目的顺利建设,产生更多的实际工程量,从而增加财政收入。二是发展特色产业体系。努力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格局,促进我县的资源优势更好的向经济优势转化,尽快形成规模庞大、效益显著、群众牟利的特色产业体系。三是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准确掌握政策变化情况,突出监控重点税源运转。增强紧抓收入和协税护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性,严格履行纳税义务。严厉打击偷漏税行为,坚决防止财政收入“跑冒滴漏”。四是加强向上争取工作。抢抓省政府实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和转移支付改革的机遇,结合县情实际,加大向上汇报衔接力度,争取更多、更好的政策和资金落地我县。

(二)着力推改革,健全财政运行机制。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立适应新时期发展的现代财税制度。一是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着力巩固全口径预算管理改革成果。二是改革年度预算控制方式。编制2017—2019年中期财政规划,强化年度支出预算的约束作用,避免政策的碎片化。三是健全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机制。加大各类财政性资金统筹力度,实现财力统筹考虑、项目统筹保障、管理统筹推进。四是强化专项资金管理改革。贯彻落实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改革意见精神,提高项目立项审批的命中率,争取更多的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五是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探索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将社会关注度高、公益性强的服务项目纳入政府集中采购范围。六是实施税收制度改革。努力完善“营改增”、“资源税”和“费改税”等税制改革,继续实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七是创新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方式。深入研究PPP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重大项目建设中来。继续做好财政贴息资金足额保障和及时拨付等工作。八是继续盘活存量资金,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

(三)着力保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财政预算执行的质量和进度,提高财政资金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保障基本支出。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压缩一般性支出。完善定额补助体系,确保机构正常运转。兑付落实各项新增待遇,有力保障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二是加大民生投入。安排资金始终坚持民生优先,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州和县各项民生政策,将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财力加大对薄弱环节和弱势群体的补助力度,大力保障各项重点民生事务的支出需求。三是狠抓扶贫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紧盯年度计划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科学制定帮扶措施,多方争取专项资金,全力保障脱贫攻坚战役的最终胜利。

(四)着力强监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一是加强专项资金监管力度,对事关民生的专项资金开展专项检查,确保惠民政策资金落实到位。二是加强对部门及乡镇的财务指导,监督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三是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财政预算资金安排有效结合起来。四是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切实提高部门领导和财务人员的资金安全意识,规范财会业务操作技能。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主办:德钦县人民政府 承办:德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行政中心4楼 运维电话:0887- 8412190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站内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7-822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