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152874629/202100191
文  号
德钦县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
来 源
财政局
公开日期
2021-12-29
德钦县2021年度地方财政预算公开
发布时间:2021-12-29 11:24     浏览次数:2625   
字体:[ ]
打印

监督索引号53342203000010000

县十四届人大六次 会议文件(四)

 

    关于德钦县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的报告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提请县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财政收入面临减收压力,财政收支矛盾加剧,面对困难形势,县人民政府及其财税部门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法制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大力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据快报统计,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476万元,同比增收3993万元,增长19.5%。其中:上划中央收入7139万元,同比增长7.5%;上划省级收入4262万元,同比增长62.3%;上划州级收入1540万元,同比增长420.3%;县本级收入11535万元,同比增长5.6%

县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535万元,为年初预算数10873万元的106.1%,比上年决算数10922万元增收613万元,增长5.6%。其中:税收收入7246万元,同比下降10%;非税收入4289万元,同比增长49.4%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01385 万元,为预算调整数298548万元的101%,比上年决算数364654万元减少63269万元,下降17.4%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3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69698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2710万元(含增收留用及以奖代补457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1482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52162万元,上年结余结转收入18417万元,调入资金10085万元,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收入750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67万元,收入总计317802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1385万元,上解支出4821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2752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62万元,支出总计30962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8182万元,其中本级财力结转6973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03万元,比上年决算数216万元减收13万元,下降6%,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4615万元,比上年决算数 1803万元增支12812万元,增长710.6%。支出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为新增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

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为: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03万元,上年结转收入6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591万元,新增专项债券转贷收入8000万元,收入总计1485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615万元,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1万元,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2582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减收369万元,下降1.4%;上年滚存结余10348万元,收入总计4293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3304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支2067万元,增长6.6%,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9626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我县没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相关的收支情况。

以上数据均为快报数(执行数),详见《德钦县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待州财政批复我县 2020 年财政决算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五)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

2020年度县人大常委会核定我县政府债务限额10933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0133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8000万元);截至2020年底,全县政府债务余额93817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85817万元,专项债务余额8000万元)。全县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限额以内,债务规模适度,风险总体可控。

二、落实县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过去一年,财税部门认真落实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以及常委会议相关决议和审查意见,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要求,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健全绩效管理体系,加强债务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加强收支管理,着力推进财政平稳运行。一是加强收入管理。2020年,受经济持续下行、减税降费翘尾及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等多重叠加不利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减收压力远超预期,财税部门及时调整工作措施,深入分析财源现状,认真测算政策落地及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努力挖潜增收。通过努力,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年初预算数增收662万元,增长6%,同比增长5.6%。二是加强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全县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实行三公经费财政季报制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三公经费较上年下降12.3%,与此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方向,财政资金更多投向就业保障、教育医疗、脱贫攻坚等民生领域。认真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兜牢三保底线。

(二)落实财税政策,着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国家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及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阶段性减税降费等助企纾困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近3000万元,切实减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负担,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任务打牢坚实基础。二是加大放管服力度,全面梳理收费基金,实行目录清单管理。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加大采购监管力度,实施政府采购资金6675万元,节支率为1.6%。三是积极争取新增债券资金及抗疫特别国债资金。2020年我县新增债券资金1300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资金4455万元。督促加快资金使用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有效促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落地。

(三)加大统筹力度,着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支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着力抓好财政支持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筹集下达财政涉农资金51905万元,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农村饮水安全、兜底社会保障和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扶贫资金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德钦县脱贫攻坚补短板综合财力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暂行)》、《德钦县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办法(试行)》、《德钦县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等办法。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管理,纳入系统监管各级资金达63276万元,实现对扶贫基础信息采集、资金分配、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人到户到项目及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在线监管。二是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14250万元,提高我县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支持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支持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和环境监测,以及一水两污建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三是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格将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资金列入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落实债务化解方案,2020年已化解隐性债务46286万元,强化全口径债务动态监测管理,积极稳妥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四)保障民生改善,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兜牢底线,重点保障民生需求,全年民生支出26171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6%。支持发展优质教育。坚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进一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从年生均小学600元、初中800元调整为年生均小学650元、初中850元。强化民生政策托底。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520元提高到55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标准由每人每月138元提高至14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69元提高到74元;2020年共安排12862万元,用于加强城乡低保及特困人员生活保障,落实优抚安置、临时救助、城乡医疗救助、残疾人补助、退役士兵补助等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农房抗震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厕所革命、美丽乡村村容村貌提升等工程,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人居环境。加大疫情防控投入力度。全年拨付疫情防控资金1366万元、直达资金45493万元,重点用于疫情防控、帮扶市场主体和困难群众、保基本民生、保就业、保运转以及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五)聚力财政改革,着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制定下发《德钦县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二是完善财政资金监管和信息公开机制。国库集中支付的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动态监控范围,规范财政支付行为,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将扶贫和直达资金全部纳入在线监管系统监控,确保扶贫和直达资金用到实处,切实发挥财政专项资金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作用。加强中央直达资金的分配、下达、使用和监督管理,确保直达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同时,组织预算部门按照《预算法》规定及时公开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将资金置于阳光下运行,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建立常态化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机制。为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配置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按照消化存量、控制增量的原则,全面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调动财政存量资金支持脱贫攻坚、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的积极作用,切实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全年收回统筹使用存量资金共计10085万元。四是完善项目库建设,对所有项目资金同步编制预算绩效目标,提高入库项目质量。

十三五时期,财政收入总体保持平稳增长,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五年来,收入保持平稳增长,财政实力持续增强。十三五期间,在中央陆续出台全面实施营改增,深化增值税改革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情况下,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累计完成11.54亿元,年均增长2.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95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7%,上级补助收入累计完成128.58亿元,年均增长8.5%,是十二五1.67倍,为我县十四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年来,支出结构逐步优化,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十三五期间,县财政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不断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保障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重点支出需要,提高公共财政保障力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五年来民生领域支出累计123.78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7.68亿元的比重83.8%,人民享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五年来,财政改革稳步推进,财政管理不断规范。十三五期间,不断推进财政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实现支付业务的电子化、无纸化管理。建设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面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推进政府采购网上公开系统建设,实现政府采购全过程公开。运用财政信息系统一体化平台和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全面推开一体化会计核算记账系统,加快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十三五期间财政各项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上述工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得益于财税部门的齐抓共管,得益于社会各界对财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成绩固然可喜,但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增税源渠道不多,财政收入面临减收压力,而六稳”“六保、重点项目等政策性配套支出快速增长,还本付息增加,收支矛盾日益突出;一些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还需进一步提升等。下一步,我们将聚焦短板弱项发力,采取有效措施突破难点。

三、十四五财政规划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十四五财政规划目标:十四五期间预计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2025年预计完成1337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长3%2025年预计完成349388万元。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年,做好2021年的财政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各项财政改革政策,积极应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而促进我县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2021年预算编制的主要原则:一是收入预算编制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留有余地。二是优化支出结构。坚持保重点,压一般,严控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在源头上厉行节约,优先保障三保支出,确保三大攻坚战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等重点支出。三是政府预算体系坚持相互联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四是注重预算绩效。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充分运用评价结果。五是打造阳光财政。全面贯彻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硬化预算约束,加强财政监管,推进预算公开,打造阳光财政。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2021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1881万元,比上年预算数10873万元增长9.3%,比上年快报数11535万元增长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 310427万元,其中本级财力安排 122104万元,比上年预算数122539万元下降0.4%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188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安排279845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安排2253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安排20356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安排74024万元,上年结转收入安排8182万元,调入资金收入安排12809万元,再融资债券收入安排705万元(用于偿还到期债券),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收入2611万元,总计316033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10427万元,上解支出安排4821万元,债务还本支出安排785万元,支出总计316033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2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10万元,比上年预算数50万元增长320%,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260万元,上年预算数1263万元下降0.2%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1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安排1050万元,收入总计126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260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21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485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6263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407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2021年,我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万元,因此不做收支预算安排。

(五)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

2021年,三公经费预算2160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80万元,公务用车费100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700万元、公车购置经费300万元),公务接待费1080万元。

四、2021年财政工作重点

(一)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力促开源增收和节支增效。一是科学研判财政收入形势,进一步加强协税护税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及产业引导,加快招商引资及重大项目落地,加快国有闲置资产处置,切实提高收入质量和可持续性。二是争取扶持政策和补助资金。紧抓国家支持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方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历史机遇,加大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补助力度,全力缓解财政压力。三是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苦日子要求,践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继续从严压减一般性支出,控制三公经费,严控办公运行、会议差旅、楼堂馆所等行政开支,最大限度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四是继续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格局,科学核定年度预算,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

(二)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力保民生保障和社会发展。一是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坚持把三保放在财政支出的优先位置,持续兜牢三保底线,加大各类资金统筹力度,集中更多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先服务六稳”“六保大局,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弱项,增强财政投入精准度,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二是不断完善项目支出管理,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优化扶持方向和扶持标准,突出政策重点,全力聚焦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促进财政对民生事项、重点工作和重点建设项目保障力度。

(三)提升财政绩效水平,力推深化改革和精细管理。一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立事前绩效、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的挂钩机制,有效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二是主动转变理财理念。牢固树立预算法治意识,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从严控制预算调剂事项。严格执行预决算公开相关规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深入开展财政监督检查,持续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预决算公开、债券使用情况和财政专项资金等领域监督检查。三是依法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多元化监督,努力构建透明预算,持续打造阳光财政

各位代表,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一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领导和县人大、政协的监督下,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助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学会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力完成2021年财政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县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秘书处          2021227日印

监督索引号53342203000010111

 

 

 


主办:德钦县人民政府 承办:德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行政中心4楼 运维电话:0887- 8412190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站内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7-822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