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德钦县小麦锈病防治建议
当前正值德钦县小麦生长关键期,小麦锈病是德钦县小麦主要病害之一,防治工作刻不容缓。现将小麦锈病防治建议下发至各乡(镇),请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提早预防,为我县2024年小麦丰收打好基础。
一、小麦锈病的危害
小麦锈病又叫黄疸,有条锈病、秆锈病和叶锈病三种。分别是由秆锈病菌、叶锈病菌和条锈病菌引起的发生在小麦的病害。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小麦发病后轻者麦粒不饱满,重者麦株枯死,不能抽穗。 小麦锈病的主要特点是危害性强、影响范围广,一旦感染,将对小麦生长造成严重影响,进而降低小麦的产量。小麦锈病属于真菌类型的病害,当前出现最为频繁的小麦锈病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条锈病,其中叶锈病的发生范围、发生率以及为害性在三种病害中最高。一般减产5-15%,严重者达50%以上。 小麦锈病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防控策略从依赖化学防治向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转变,防控方式由传统的分散防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转变。
二、防治方法
1、根据各地条件合理选用抗病品种,尽可能选择能抗多种生理小种,既具有成株抗性,又有苗期抗性的品种。
2、消灭田间菌源加强麦田管理,在冬小麦越冬前,返青时,要随时检查病情,发现病叶和发病中心,应彻底铲除,以防传播蔓延。及时灌水和排水。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和过晚施肥,以防止造成贪青晚熟,加重锈病为害。麦收后及时深翻,消灭麦田中自生麦苗。以减少越夏菌源。
3 、药剂防治。小麦拔节后,搞好田间调查,如雨水较多,田间又有病害发生,则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常用药剂: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5g,在发病初期兑水50kg,第一次喷药,在感染时第二次喷药;25%丙环唑乳油,每亩34ml,兑水 75kg ,喷雾;25%粉锈宁1000倍液,一次喷药后的防效可保持30天左右,兼防白粉病等。采用干拌种方法,对对苗期发病防效好。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5-60g,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20g拌100kg麦种,拌匀后闷1-2小时播种,麦田于收获前15-20天应停止药剂防治。
(此件公开)
德钦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