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拉乡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对标省、州、县防汛工作调度会议部署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推进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贯穿始终,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锚定“防”的主动,筑牢预警与排查双防线
一是精准预警,信息传递“无死角”。严格落实“1262”叫应机制,强化风险预报预警能力。通过广播、微信群、入户通知等渠道,及时、准确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户、到人,累计发布预警信息36条,覆盖全乡54个村组;同步加强预警解读与宣传,组织村干部、网格员深入群众,清晰告知群众预警信号含义及对应防范措施,提升群众自救互救意识。
二是排查前置,守好隐患“防范关”。立足乡域面积广、地质条件复杂,雨季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实际,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理念。组织力量对全乡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项目建设区域等地段进行全面排查,推动风险早发现、早处置,从源头降低灾害发生概率。
突出“抢”的效能,压实一线指挥与抢险责任
一是靠前指挥,把牢转移“安全线”。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践行“一线工作法”,在洪峰来临前带队开展隐患排查、人员疏散与财产转移工作。坚决执行“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原则,第一时间组织群众转移,累计安全转移67户220人、车辆约20辆。设立旭龙电站、茂顶村斯木顶海赐天街2个集中安置点,妥善安置32户90人,其余35户130人通过分散安置保障安全,实现“零人员伤亡”目标。
二是协同攻坚,打通救灾“生命线”。
暴雨导致辖区多处出现洪涝灾害后,羊拉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旭龙水电站、斯木顶警务室等单位工作人员及时进行道路抢通、清淤工作,保障群众出行安全畅通。此次抢险救灾,各村共组织党员干部250余人次,率先投身重点道路清障一线,以“红色力量”为抢险救灾筑起坚实屏障;调用挖铲机车3台次,清除道路淤泥和路障86处,排险31处,有效保障了交通畅通和群众出行安全。
夯实“备”的基础,激活值守与保障硬支撑
一是严抓值守,绷紧应急“责任弦”。深刻认识防汛形势严峻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与侥幸心理,将防汛工作作为“头等大事”。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与主要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乡村两级值守力量在岗在位、通讯畅通;要求全体干部保持“随时待命”状态,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快速集结、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保障指令畅通、响应高效。
二是强化保障,织密民生“兜底网”。一方面统筹调配帐篷、被褥等应急物资,以“快响应、速送达”原则送抵各安置点,保障转移群众“有安全住所、有衣被御寒”,筑牢生活保障线。另一方面乡党委书记、乡长赴茂顶河应急安置点慰问,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受灾群众身边。与群众亲切交流,询问生活设施与需求、倾听难题,既鼓励大家保持信心、共克时艰,也承诺会全力解决群众诉求,同时还同步检查了安置点物资储备、治安管理等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把服务做细做实,确保每一位群众在安置点住得安心、过得舒心。
风雨砺初心,攻坚显担当。羊拉乡各级党员干部以责任与行动筑起防汛救灾“坚固堤坝”。下一步,我乡将持续严格落实“1262”预警机制与“四个一律”要求,加强雨情、地质灾害动态监测,细化安置点服务管理,加密重点路段巡查频次,同步推进道路抢修与灾后重建,以更实举措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件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