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 |||
一、部门基本情况 | (一)部门概况 | 一、部门职责:1.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2.领导、主持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3.召集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4.讨论、决定全县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5.根据县人民政府的建议,决定对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部分变更;6.监督县人民政府、县监察委员会、县人民法院和县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联系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理人民群众对上述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7.撤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及人大主席团的不适当的决议;8.撤销县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议和命令;9.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县长的提请,决定副县长的个别任免;在县长、县监察委员会主任和县人民法院院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因故不能担任职务的时候,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决定代理的人选;10.根据县长的提请,决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局长等组成人员的任免;11.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受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县人民法院院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书面提出的辞职请求,并决定是否接受辞职。决定接受辞职后,报县人民代表大会备案;12.根据县监察委员会主任的提请,任免县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3.根据县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14.根据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院;15.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请,任免县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个别副主任、委员,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16.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撤销个别副县长, 决定撤销由它任命的县人民政府其他组成人员、县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和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17.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补选州人民代表大会出缺的代表和罢免个别代表;18.决定授予德钦县的荣誉称号;19.完成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县委交办的其他事项,指导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开展各项工作。 二、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机构数为1个,无变动。我部门共设置7个内设机构,包括:县人大专门委员会3个,分别是监察和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社会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3个,分别是预算工作委员会、代表工作委员会、法制民族宗教和农业农村与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设置办事机构1个为办公室。 三、人员情况:2023年度县人大常委会人员编制数19人,年未人员编制数19个、行政编制数其中:公务员19人、行政工勤0人。 | |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 (一)总体目标。1.按时做好人员工资、社会保障、个人和家庭支出,严格审核日常公用经费,确保单位正常运行。2.严把县人大领导经费收支,确保县人大领导工作正常开展及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正常召开。做好人代会经费预算及支付,保障人代会正常召开,会议取得预期成果。3.立足本职工作,组织好县人大调研工作,通过对反应激烈的问题进行调研,督促“一府两院”工作改进。4.开展人大代表培训,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使人大代表深刻认识到自己所担负职务的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增强做好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5.加大视察力度,监督督促进行问题整改,达到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了解有关情况。6.及时开展人大代表活动,凝聚代表,促进代表能及时掌握党委政府工作情况,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及其它方面的知识,加强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督促党委政府及时了解7.根据需要购买针对性、真实性较强的宣传刊物,让人大工作人员及人大代表及时深入了解最新、最热和最细致的人大工作实绩和“一府两院”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国际国内时事要闻,从而展示了解我国人大机关及“一府两院”工作成效和成果,增长见识,提高代表议案建议的宽度和广度,更好发挥代表作用。8.坚持廉洁自律,加强党建、党风廉政建设。9.紧紧围绕德钦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开展好相关工作。(二)年度目标。1.完成人大代表活动1次以上,完成人大代表活动人数在130人以上。2.完成人大代表培训1场次以上,完成人大代表培训人数在150人以上。3.完成视察1次以上,视察单位企业大于6家以上。4.完成每年调研课题6个以上 ,完成每年专项调研工作3场次以上。5.完成人大报刊杂志订购300份以上。6.保障部门运转。7.完成州人大代表农民代表补助发放。8.完成德钦县州人大代表活动每年1次以上。9.加强基层人大履职能提升,发挥基层人大以及人大代表作用。 | ||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 ①收入决算情况说明。我单位2023年度收入合计1188.3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188.33万元,占总收入的100.00%。与上年对比增加128.49万元,主要原因1.由于疫情结束各项工作恢复导致各类工作经费支出增加。2.项目较上年增加2个上年结转项目。3.调资导致工资支出增加。4.人员保险基数变动导致保费增加。②支出决算情况说明。2023年度支出合计1188.3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989.28万元,占总支出的83.25%;与上年对比基本支出增加101.49万元。主要原因分析:1.本年由于疫情结束导致各项工作恢复,出差以及办公支出等增加。2.调资导致工资支出增加。3.人员保险基数变动导致保费增加。项目支出199.05万元,占总支出的16.75%。与上年对比项目支出增加27.00万元,主要原因分析:1.由于疫情结束各项工作恢复导致各类工作经费支出增加。2.项目较上年增加2个上年结转项目。③基本支出。2023年度用于保障德钦县人大机关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989.28万元。与上年对比基本支出增加101.49万元,其中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931.80万元,占基本支出的94.19%。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43.68万元,占基本支出的4.42%。对个人和家庭补助13.80万元,占基本支出的1.39%,④项目支出。2023年度用于保障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199.05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27.00万元,主要原因分析1.由于疫情结束各项工作恢复导致各类工作经费支出增加。2.项目较上年增加2个上年结转项目。具体项目开支及开展工作情况:行政运行69.25万元,一般行政管理事务支出90.45万元,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支出31.92万元,代表工作支出7.43万元。 | ||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 一是决策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项目安排决策机制,保障部门项目申报、审核、安排过程公开透明。二是在预、决算批复15日内进行公开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三是根据相关管理办法,规定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固定资产保存完好、配置合理、使用率达100%。 | ||
(五)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2023年三公经费比上年减少0.62万元,同比减少4.48%,其中公务运行维护费减少1.32万元,同比减少10.11%,公务接待增加0.70万元,同比增加89.73%。主要原因一是根据规定压缩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二是本年由于疫情结束导致外来考察视察人员增多。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11.73万元,占88.80%;公务接待费支出1.48万元,占11.20%。具体情况如下: 1.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11.73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11.73万元,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2辆。主要用于2023年人大相关工作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2.公务接待费支出1.48万元。其中:国内接待费支出1.48万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00万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10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189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主要用于开展人大事务相关工作,发生的接待支出。 | ||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 (一)绩效自评的目的 | 通过收集部门(单位)基本情况、预算制定与明细、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及组织架构等信息,分析部门(单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中长期规划目标完成与履职情况,总结经验做法,找出预算绩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 |
(二)自评组织过程 | 1.前期准备 | 按照文件要求,部门高度重视此次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工作,明确本次评价对象,并在开展自评时及时学习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 |
2.组织实施 | 1.成立评价领导小组。为顺利推进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自评工作,本单位成立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同时担任绩效评价组成员,负责实施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2.制定自评实施方案。3.三是收集资料并审核。4.分析收集的资料并形成自评结论。 | ||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 1.评价结果。2023年部门预算编制基础数据真实可靠中,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和支出标准合理编制预算方案,预算数据按要求及时报送。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188.33万元,财政拨款支出1188.33万元。严格执行“三公经费”预算,严格审批,无预算执行的情况,本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已经按要求压缩,但是由于本年由于疫情结束导致外来考察视察人员增多,导致接待费增加,但总体“三公经费”减少。2.主要绩效。召开人代会1次;召开主任会议21次、常委会会议9次,组织开展专项调研、执法检查、代表视察20次,开展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5次,配合上级人大开展视察、调研及代表活动13次,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17项,专项听取工作报告7项,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3件,作出决议决定38项,督办代表建议334件。完成报刊订购411册/卷;全体干部入村开展帮扶工作不少于3次,挂联不少于2次;单位工作人员外出培训不少于5次;保证人大机关机关行政运行。3.具体绩效分析。(1)反映部门履职效益情况。本年度部门履职效益显著,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满意度达80%以上。(2)反映部门预算配置科学情况。本年预算配置控制较好,一是部门中期支出规划、年度履职目标编制科学、年度预算与中期规划和履职目标衔接紧密。二是预算安排足额保障2023年部门正常工作开展。三是部门履行主要职责及主点任务保障有力,不同任务资金重点突出。四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要求确保2023年“三公经费”支出小于上年数,本年“三公经费”支出小于上年。(3)反映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支出总额控制在预算总额之内。(4)反映部门预算管理情况。一是决策机制。二是在预、决算批复15日内进行公开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三是根据相关管理办法,规定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固定资产保存完好、配置合理、使用率达100%。 | ||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 一、存在问题。1.年初设置绩效目标不够科学,目标设立不够明确、细化和量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有待进一步严格,预算编制与实际支出项目有的仍存在细微差异。2.对项目资金使用成本控制管理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3.绩效目标和指标往往根据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制定,对项目执行过程有效约束不够,存在一定的偏差。4.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评价对象涉及多,项目之间差异性大,但下达的指标都是统一的,没有真正能体现项目效果的个性指标,还不能满足目前工作开展需要。5.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时间较短,加上缺乏系统的培训,造成预算绩效管理指导不到位、认识不到位,理解不充分,对预算绩效管理业务不了解、不熟悉,对工作重点把握不到位。 二、改进措施及建议。1.强化预算执行,提高预算完成率。严格按照财政规定进度执行预算,合理安排资金支出,增强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定期做好预算执行分析,及时了解预算执行差异,合理调整、纠正预算执行偏差,加快预算的执行进度,减少存量资金,切实提高预算完成率及资金使用效益。2.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能,更好地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3.加强绩效评价相关文件和知识的学习,提升绩效自评能力,结合单位实际和项目资金实际科学合理设置绩效目标,尽可能细化、量化。4.要有战略目标。如果没有战略目标作为基础,绩效管理体系就没有了依托,就无法发挥它的综合效用。5.要有管理流程。如果要判断一个绩效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就一定要从它的流程的完善程度入手,只有具备了完善的绩效管理流程,绩效管理体系才可能会有效,否则,有效性无从谈起。6.要有绩效反馈。是指绩效评价结束后对评价结果的反馈,一个阶段的绩效评价结束后,一定要对评价结果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 ||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 1.自评打分。评价组成员按照财政部门提供的自评评价方案中设定的指标及计算方法,依据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对自评项目进行初步打分。 2.加强单位各项资金使用管理,单位资金使用更加规范合理。 3.预算安排基本支出保障我单位各委室工作正常运行,预算安排项目保障单位各项业务顺利开展。 4.财政供养人员控制在编制之内。“三公”经费严格控制。 | ||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 根据我单位年初工作规划和重点性工作,积极履职,强化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通过加强预算收支管理,不断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梳理内部管理流程,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情况得到提升。 | ||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 由于人力、领导重视程度等各项条件的制约,单位绩效管理还存在各种问题。 |